關鍵詞: 全國招教 2023
一、單選題
1.導生制的教學組織形式最早出現在( )
A.法國
B.英國
C.美國
D.日本
2.下列屬于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的是( )
A.參觀百色起義紀念館
B.開展“主動承擔家務”活動
C.開展“禮讓斑馬線”教育活動
D.開展“反邪教滲透”教育活動
3.黎輝行動比較緩慢、沉穩踏實、言語較少、喜歡安靜思考問題,表情平淡、不易激動。按照巴甫洛夫的高級神經活動類型學說,黎輝的表現屬于( )
A.強、不平衡型
B.強、平衡、靈活型
C.強、平衡、不靈活型
D.弱型
4.奧蘇貝爾在有意義學習理論的基礎上,提出了學習遷移的認知結構說,他認為,實現學習遷移的最關鍵因素是( )
A.學生原本的個性特征
B.現有的學習材料
C.最近經驗的一次刺激—反應聯結
D.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
5.在整個教育法律體系中,處于“母法”地位的是( )
A.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》
B.《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》
C.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》
D.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》
二、多選題
1.教育活動中包含有非常多的要素,這些要素可以大致分為教育者、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系統三類。下列屬于教育中介系統的有( )
A.教師
B.教室
C.平板電腦
D.學生
2.關于個體身心發展的動因理論有( )
A.內發論
B.外鑠論
C.成熟機制
D.多因素相互作用論
3.下列關于有意注意與無意注意的說法,正確的有( )
A.無意注意是有意注意的基礎
B.需要靈活應用兩種注意形式共同組織教學
C.無意注意是個體意識不到的注意,所以無需努力
D.無意注意不能長時間保持,需要有意注意來維持
E.學習過程中,無意注意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,需要避免
4.關于學困生的記憶特點,下列說法正確的有( )
A.情緒記憶比較突出,且常有亢進表現
B.長時記憶中語義編碼困難
C.偏向于運動動作記憶
D.邏輯型記憶發展較顯著,非邏輯型記憶較差
5.以下屬于新課程改革具體目標的有( )
A.實現課程功能的轉變
B.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、綜合性和選擇性
C.密切課程內容與生活和時代的聯系
D.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
E.實行三級課程管理制度
【參考答案解析】
一、單選題
1.B【解析】貝爾—蘭喀斯特制,也稱導生制,是由英國人貝爾和蘭喀斯特在18世紀末19世紀初創建的。這種組織形式是在英國工場手工業向大機器生產過渡的過程中,在需要大規模培養學生且師資比較缺乏的情況下出現的。
2.A【解析】A項屬于愛國主義教育,B項和C項屬于道德教育,D項屬于思想教育。
3.C【解析】根據題干所述,黎輝的氣質類型為黏液質,黏液質的神經活動類型為強、平衡、不靈活。
4.D【解析】奧蘇貝爾認為,對當前學習發生影響的不僅僅是先前的某次學習,還包括個體過去的經驗,因此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是實現學習遷移的“最關鍵的因素”,而不是最近經驗的一次刺激—反應聯結。
5.C【解析】在整個教育法律體系中,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》處于“母法”和“根本大法”的地位。
二、多選題
1.BC【解析】A項屬于教育者,D項屬于受教育者。
2.ABD【解析】關于個體身心發展的動因理論有內發論、外鑠論、輻合論(二因素論)和多因素相互作用論等。
3.ABD【解析】無意注意的引起不依靠意志努力,在這種無意注意活動中,人的積極性水平較低,意識基本上處于一種消極被動的狀態,所以并不是意識不到的注意。C項說法錯誤。無意注意可以由刺激物本身的特點引起,刺激物本身的特點既可以成為順利完成教學任務的因素,又可以成為造成學生學習分心的因素。因此,在教學過程中,教師要善于利用有關刺激物的特點組織學生的注意。E項說法錯誤。
4.ABC【解析】(1)學困生在記憶類型方面的不良表現是:①邏輯型記憶發展較差,非邏輯型記憶較顯著;②偏向于運動動作記憶;③具體形象記憶作用較突出,抽象邏輯記憶發展較差;④情緒記憶比較突出,且常有亢進表現,差生常因情緒焦慮、激動而產生深刻的情緒記憶。(2)學困生在記憶品質方面的不良表現是:學困生在記憶廣度、記憶速度、記憶精準度、短時記憶、長時記憶等方面都低于學優生,短時記憶差是學困生的一大特點。(3)學困生在記憶過程方面的不良表現是:①學困生的回憶能力比再認能力差;②學困生的復述頻率低于其他學生,復述策略水平偏低;③學困生短時記憶向長時記憶轉化的過程中編碼困難,尤其是語義編碼困難。
5.ABCDE【解析】新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包括:(1)實現課程功能的轉變;(2)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、綜合性和選擇性;(3)密切課程內容與生活和時代的聯系;(4)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;(5)建立與素質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評價與考試制度;(6)實行三級課程管理制度。
相關推薦:
附件下載確認